- A+
9月4日,东方航空由南京起飞飞往厦门的MU2809次航班,在巡航期间客舱内有旅客充电宝自燃,致飞机返航南京。近些年,航班上旅客充电宝起火曾多次发生。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充电宝鱼龙混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据中国民航局规定,乘客携带的充电宝额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瓦特小时)的,无需航空公司批准,即可带上飞机。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的,经航空公司批准后方可携带。严禁携带未标明额定能量同时也未能通过标注的其他参数计算得出额定能量以及没有品牌的充电宝。
有业内人士称,锂电池属于不是很稳定的金属,受到摩擦碰撞容易产生高温火花。不建议携带充电宝乘机,如一定要携带,尽量携带从正规渠道购买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且充电宝的容量一定不要超过民航局的限制范围。
事件:充电宝起火 东航飞机返航南京原标题:充电宝机舱自燃致东航飞机返航 充电宝为何频频“惹祸” 来源:腾讯网
9月4日上午,有多名网友称,东方航空MU2809次航班,在飞行过程中客舱出现明火,返航南京。
据网友上传的视频显示,飞机客舱内被烟雾笼罩,有空乘人员在一座位处,疑似正在起火处处置情况。在网友拍摄的另一张照片中可见,客舱一处窗口位置内壁有被火烧过的痕迹,机舱壁被熏黑。
一名旅客告诉北青报记者,起火是突然发生的,当时飞机刚进入巡航状态不久,乘务员正在发餐,然后机舱内就突然传出了一股刺鼻的味道,紧接着整个机舱就被烟雾弥漫,“烟扩散的很快,有乘客说充电宝着火了,我就站起来看什么情况,刚隐约看到有火窜上来,乘务员就跑过去处理了。”该旅客称,因为事发紧急,她并未留意到乘务员如何进行处理的。随后,飞机就返航回了南京。
据航班信息显示,东方航空MU2809次航班是上午7时16分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机场起飞的,原计划应在2小时后抵达厦门高崎机场。但是在该航班起1小时8分钟后的8时24分,返航回到了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事发后,东方航空发布消息称,东方航空公司9月4日南京至厦门航班,在巡航期间客舱内有旅客的充电宝自燃,机组第一时间按程序妥善处置,迅速排除安全风险。为最大限度确保安全,机组决策返航南京。公司积极做好旅客服务保障工作,已尽快安排航班成行,并协助警方调查事件原因。
另据东方航空相关工作人员透露,事件发生时,起火自燃的充电宝并不在充电的状态。
据悉,该航班已于4日上午11时20分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重新起飞,并于12时55分安全降落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
调查:充电宝多次在航班上发生冒烟或起火事件
事实上充电宝在飞机上起火并非首次发生。
2017年2月,春秋航空哈尔滨至名古屋航班上,一名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突然自燃起火,航班备降沈阳桃仙机场,未造成人员受伤。
2017年7月,南航北京飞往杭州的航班在滑行过程中,一名旅客的充电宝发生自燃,导致航班延误两小时。经安检部门现场核查,该航班旅客经过安全检查,其携带的充电宝电池额定容量为5000mahx2,输出电压为5V,计算额定能量为50WH,标识清楚,符合民航运输标准。
2018年2月,广州飞往上海的CZ3539次航上,乘客正在登机时,行李架中旅客所携带充电宝着火,导致行李舱起火的事件发生。当时经过机组人员配合消防和公安部门及时进行处置,未造成进一步损害,航班更换飞机和机组执行,涉事旅客被警方带走调查。
充电宝除了在机舱中频频“惹祸”外,在其他公众场所也曾发生过燃烧、爆炸。
2018年8月,旅客孔某在郑州机场接受安检时,因安检员告知其携带的充电宝不符合相关规定不能携带,孔某一怒之下将充电宝摔砸到地板,导致充电宝发生自燃,现场顿起浓烟,郑州机场安检站及时处置,未造成人员伤害。随后孔某被行政拘留。
2019年7月,泰国清迈机场发布一段乘客包内充电宝莫名起火视频,视频中可以看到,一名乘客身上的背包突然着火,该乘客随即将背包甩出去后,才发现原来是包中的充电宝莫名起火,乘客本以为这样就能相安无事,谁知被甩出来的充电宝却突然火花四溅,在地面上不断旋转,还差一点伤到现场安保人员。